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师德师风> 师者匠心> 师者匠心> 正文
追逐“太阳”的青年教研工作者——城市建设学院教授余本东
阅读次数:发布时间:2022-09-26


说明: D:\文档\照片\余本东证件照.jpg


追逐“太阳”的青年教研工作者

从教感言:寓教于工,寓教于研

余本东,19916月生,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城市建设学院暖通工程系副主任。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师从国际知名太阳能利用专家季杰教授,期间在欧洲科学院院士赵旭东教授课题组交流学习。

主讲《工程流体力学》、《高等工程热力学》、《学科科技英文写作》等学科核心课程,南京工业大首批微专业“低碳建筑智能化”核心主讲教师。教学中,讲课风格激情澎湃,以“工程与创新”为特色,课程内容紧随工程应用与行业发展前沿,充分培养学生的主动发现、主动思考、主动创新的能力,寓教于工,寓教于研。获得全国创新创业导师、教育部高校能源动力专业教指委百篇优秀毕业论文评审专家等称号。带领学生获得多项国家/省部/校级创新竞赛奖,目前所带第一届研究生均已发表多篇中科院sci一区论文和学会顶尖论文。

主要从事太阳能光电光热综合利用与建筑环境的研究工作。目前在能源与建筑环境领域顶尖国际期刊《Applied Energy》、《Energy Conversion and Management》、《Building and Environment》等发表sci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中科院一区论文25篇,IF>10的论文8,总影响因子224.16,申请和授权专利10项。目前主持和承担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面上基金、青年基金,江苏省面上基金,重点研究机构开放基金等10余项,作为项目骨干参与科技部支撑计划、中英国际合作项目、中科院国际合作项目等3项。研究成果作为核心内容荣获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技术发明一等奖。目前为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室内环境与健康分会青委会委员,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热利用专委会会员,《Energies》、《Buildings》客座编辑,国际期刊《Applied Energy》、《Renewable Energy》、《Energy》、《Building and Environment》等国际期刊审稿人。

立德树人,植根学生培养

他致力于太阳能光热利用领域的研究,教学信条是努力把每个学生培养成祖国的发光发热的小太阳,他始终坚信,每个学生都是一个小太阳。坚持立德树人,将“工匠精神”理念融入日常教学与学生培养中,让学生自我重塑、自我反省与自我提升,努力做到精于工、匠于心、品于行。

将“工匠精神”融入课程教学中。在《工程流体力学》课堂上,以古今老一辈爱国科学家为引,从大禹治水、李冰与都江堰,到近现代周培源、钱学森等科学家,与学生探讨不同时代背景下的“工匠精神”,在传授相关专业知识的同时,深刻剖析工程案例,鼓励学生敢于用专业知识解决行业问题、行业痛点。在《学科科技英语写作》课堂上,面对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尝试教学模式创新,鼓励不同专业背景学生之间组队深入交流,鼓励注重学科交叉,探讨“双碳”背景下复合新技术在科技论文中的展现形式,引导学生思考新时代下的“工匠精神”。

将“工匠精神” 植根研究生培养中,鼓励学生学好每门专业课,坚持每天读文献,认真做好每个实验,对待每个细节。以身作则,发扬创新发展“拓荒牛”和艰苦奋斗老黄牛精神,以自己的行动对研究生言传身教。除正常每周组会外,还与每位研究生保持每周至少两次一对一线下交流,定期邀请国内外的优秀同行为课题组开展科技前沿、学术探讨等活动,使学生获益的同时激发学生科研兴趣。目前共指导研究生6名,近2年研究生共发表sci/学会顶尖论文10篇,其中指导的第一届在读研究生中夏小康同学发表1sci论文2篇,核心论文2篇,申请专利3项,获得省级/校级竞赛获奖2项,樊苗苗同学发表1sci论文2篇,核心论文3篇,顾涛同学发表1sci论文1篇,课题组形成了良好的学术氛围。

积极奉献,助力学科发展

他始终坚持将个人发展、个人职业规划融入到学院学科、专业的发展中,积极奉献,为学院专业、学科平台的建设贡献力量,助力高水平城建。自2021年入校以来,作为副系主任积极投入暖通工程系的专业建设工作,负责系本科毕业设计全流程的组织安排工作,参与基于过程控制质量控制的毕业设计课程教学改革工作,定期组织召开系各年级学生座谈会,充分了解学生学习生活中存在的急需解决问题,做好任课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桥梁纽带;作为骨干力量参与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本科专业评估(认证)的组织、沟通、交流、材料梳理及申报等工作;协助学院领导申报与获批南京工业大首批微专业“低碳建筑智能化”,并作为核心骨干教师积极参与微专业的建设;连续作为骨干成员参与学院江苏省低碳建筑环境营造技术工程研究中心的申报工作,并结合拟申报研究中心重点研究方向,开展太阳能光热利用与建筑节能实验室建设工作,支撑拟申报研究中心重要科研成果。

源于工程,服务国家战略

发掘工程应用中的科学问题,对推动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中科大太阳能光热综合利用课题组读博期间,学习葛新石先生等老一辈太阳能利用大师的精神与情怀,在教学科研工作中要注重工程应用,了解行业迫切需要解决的工程问题,进一步凝练科学问题,解决行业的“卡脖子”问题。

围绕“双碳目标”和“健康中国”等国家战略需求,在建筑上高效、稳定与多效应用太阳能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途径之一。发展了应用于建筑的太阳能光电光热全光谱梯级利用理论和技术,得到高品质电能的同时,实现被动供热/冷却、净化和杀菌消毒的多样化功能,降低建筑能耗、改善室内热舒适性和空气品质,解决了传统太阳能建筑一体化应用中存在的可靠性低、功能单一、应用范围有限等难题。目前主持和承担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面上基金、青年基金,江苏省面上基金,重点研究机构开放基金等10余项,作为项目骨干参与科技部支撑计划、中英国际合作项目、中科院国际合作项目等3项,目前发表sci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中科院1sci论文25篇,申请和授权专利10项。相关成果收集在国内首次出版的太阳能光电光热综合利用专著《基于平板集热的太阳能光热利用新技术》和《太阳能光伏光热综合利用研究》,“太阳能全光谱综合利用技术及在建筑中的多效应用”项目荣获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技术发明一等奖,国家太阳能光热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网站进行了专题报道。受到国内外同行包括欧洲科学与艺术院院士严晋跃教授、刘加平院士等的高度评价。受世界可再生能源技术学会(WSSET)学会主席和欧洲科学院院士Saffa Riffat教授的邀请,在学会官方杂志WSSET Newsletter上作出了专题报道。

短评:

潜心立德树人,将工匠精神融入教学,他是激情澎湃的青年教师;始终锐意进取,助力学科高质量发展,他是积极奉献的专业骨干;立足建筑双碳,节能减碳服务国计民生,他是攻坚克难的科研先锋;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希望余本东老师牢记初心使命,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勇往直前!(城市建设学院院长颜承初)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