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师德师风> 师者匠心> 师者匠心> 正文
绿色生物制造的青年践行者——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教授王昕
阅读次数:发布时间:2022-09-26

说明: e6034a9b-1b0d-4b70-878f-6fba8851eeb8

王昕

绿色生物制造的青年践行者

从教感言:厚德勤奋树形象,教书育人为己任,潜心科研勇登攀

个人简介

王昕,198811月出生,现任万博体育bet 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毕业于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师从元英进院士,期间在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Bruce E Dale教授课题组交流学习。20157月加入万博体育bet 欧阳平凯院士和陈可泉教授课题组,主要从事合成生物学与生物催化技术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荣获“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三层次”、“江苏省低碳技术学会拔尖青年科学家”、“南太湖精英计划创新领军人才”等荣誉称号。

教学方面,始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践行“学术引领+德育指导”相结合的教育理念,言传身教,教学相长。主讲《分子生物学》和《系统生物学与合成生物技术》2门本科生核心课程,所讲授课程获评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荣获万博体育bet 第十一届青年教师授课竞赛二等奖。指导学生获得多项国家/省部/校级奖励荣誉,包括:“科创江苏”创新创业大赛生命领域一等奖、“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江苏省二等奖、江苏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立项、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家级立项等。

科研方面,面向“双碳目标”的国家战略导向,专注非粮基原料的高效利用以及高值化学品的绿色生物合成研究。目前已在生物制造领域知名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以通讯作者或第一作者在ACS Sustain Chem EngBioresource TechnolBiotechnol BioengBiotechnol Biofuels等刊物发表SCI论文28篇,授权中国发明专利18件,参与撰写学术专著1本。作为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基金、青年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央军委装备预研专项、江苏省协同创新中心青年基金和面上项目等8项,与中石油、德国科思创聚合物有限公司、广州开平牵牛生化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展横向项目合作6担任Front Bioeng BiotechMolecular catalysis等国际期刊的评审编辑。

薪火传承守初心立德树人为师表

谈到教师的职业,受父母都是教师的影响,博士毕业时她顺理成章地选择了教育行业。对她来说,当老师是一种传承,不仅是一种职业的传承,更是一种家风的传承,一份责任感和使命感。始终将“学术引领+德育指导”相结合的理念贯穿于日常教学和学生培养中,坚持“身先足以率人,律己方以服人”,发挥自身的示范作用,积极引导学生内塑精神视野、外强专业素质,做国家有用之才。

在本科生培养方面,积极尝试和创新教学模式,将“爱国、爱校、爱专业”思想教育植根于课堂。在专业课《分子生物学》上,引导学生将基础知识与前沿理论相结合,将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相结合,夯实专业基础。面向生物领域科技前沿,开设《系统生物学与合成生物技术》课程,以前沿热点案例为切入点,以高水平学术论文为依托,与课本知识紧密结合,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探索创新的精神。先后担任本科生学业导师和班主任,引导本科生走进实验室,指导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项目6项(2项国家级立项),参与申请发明专利3项,参与发表SCI论文2篇,获“科创先进个人”、“优秀毕业生”等称号。

在研究生培养方面,立足实际,因材施教,为每个学生量身定制学习计划和研究目标,通过小型会议讨论、个别辅导等灵活多样的形式,有针对性地开展指导工作。带领、指导研究生多次参加学术会议、发表学术论文、承担多项研究课题,切实提高他们的科研能力,培养团结合作的团队精神,形成了良好的科研氛围。先后协助或独立指导博士生3人、硕士生21人(已毕业硕士10人),指导研究生荣获“科创江苏”创新创业大赛生命领域一等奖、“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江苏省二等奖、江苏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立项等。

立足合成生物技术服务国家战略需求

面向国家的双碳目标,以合成生物学为核心技术手段,搭建编辑工具-元件工程-途径工程的生物催化剂创制和优化技术平台,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围绕非粮基原料高效利用和高值化学品高效合成的研究目标,助力生物基产品的低碳经济合成,服务绿色生物制造产业发展。

围绕碳一化合物的生物转化,开发有氧、厌氧、原核、真核系列碳一原料利用的微生物菌种,创新引入甲醇驱动CO2固定的“双碳一化合物”协同利用的研究模式,实现甲醇和CO2向乙酸、丁酸、赖氨酸等平台化合物的高效转化;围绕材料单体的绿色生物合成,建立了以木质纤维素或碳一衍生平台化合物为原料生物转化合成二元胺、二元酸以及多元醇等材料单体的生物合成体系,开展原子经济的产品设计工程,发展基于基因重排的途径构建和适配优化技术体系,实现了戊二胺、戊二酸、丁三醇等材料单体的高效制备;围绕医药前体化学品的生物合成,发展非天然途径设计、酶表达和改造、多酶组装的技术,实现氨基酸衍生物、神经递质类化合物等产品的生物合成。在江苏省新材料技术青年科学家论坛、生物工程学会青年科技论坛等多次进行相关学术报告和研讨。

源于工程回归工程

在欧阳平凯院士的引领下,她所在的研究团队形成了工程中提炼科学问题,基础研究解决关键技术的研究特色,建立基础研究-过程集成-工程化三位一体的研究模式。围绕国家战略,锚定行业和企业发展需求,开展产学研深度融合,和企业联合科技攻关,推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

基于所开发的生物基产品,她和团队成员高效协作,携手奋进,攻克产品的工程化研究,实现了戊二胺、丁三醇等生物基材料单体吨级反应器规模的中试放大,联合企业建立生产示范线。与广州开平牵牛生化有限公司、南京汉欣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实现了哌啶甲酸、β-丙氨酸、β-烟酰胺单核苷酸、多巴胺等医药前体化合物的项目转化。担任企业发展顾问,助力企业升级转型。通过科学研究、技术咨询等有效破解企业生产“卡脖子”难题,以“智”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简评:潜心教学,静心育人,具备科学的教学方法和理念,是广大学生塑造心灵、传承知识的良师益友。绿色筑梦,勇攀高峰,深入探索科学前沿奥秘,是致力于绿色生物制造技术的科学精神践行者和逐梦人。深入一线,赋能企业,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是着眼产业急需、践行科技为民使命的中坚力量。希望王昕老师臻心致远、勤耕厚积,拥抱中国机遇,把论文书写在企业生产一线上,在科研之海中劈波斩浪、成就大道。(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副院长陈可泉)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