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克鲁格曼的主要学术贡献述评
主讲人:吴俊
2008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教授保罗·克鲁格曼,以奖励他在规模经济对贸易模式的影响以及经济活动的区位选择方面做出的卓越贡献。克鲁格曼在产业内贸易模式决定(Krugman,1979,1980)与经济活动的区位选择分析(Krugman,1991)两方面所做的开创性工作直接开启了近30年国家经济学界的两次研究浪潮——新贸易理论研究(1979至今)与空间经济学研究(1991至今)。
自巴拉萨(Balassa,1966)发现产业内贸易现象之后,格鲁贝尔和劳埃德(Grubel and Lloyd, 1975)发现相似禀赋工业化国家之间双边贸易的份额达到48%。显然,产业内贸易与规模经济有关,而规模经济与某种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是密切相关的,但是,当时占据统治地位的传统贸易理论是无法解决的。
直到迪克西特和斯蒂格利茨(Dixit and Stiglitz, 1977,简称D-S模型)提出一个易处理的垄断竞争市场结构后,克鲁格曼(1979)敏锐地捕捉到D-S模型在产业内贸易领域的应用前景,把1个市场分为2个市场,进而在一般均衡框架下提出一个包含1种生产要素(劳动)、1个行业(制造业)和2个国家(也即2个市场)的产业内贸易模型。这一仅仅包含3个关键公式的理论模型捕捉到规模经济、产品差异化和产业内贸易所有关键性质,因此,这一简洁优雅的正统理论模型激发了许多经济学家对产业内贸易的研究热情。克鲁格曼(1980)通过把运输成本纳入分析后发现本地市场效应,进一步直观的解释了产业内贸易现象。
尽管德国古典区位理论、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学、城市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一直在研究经济活动的空间区位问题,但是,在任何一本经济学教材里始终闭口不谈“空间区位”问题。为什么?因为主流经济学家从不思考那些不能模型化的思想。
放松要素不可流动的假设,克鲁格曼(1991)提出一个能够刻画经济活动的区位选择的理论模型(简称中心-外围或CP模型),并且发现:在要素流动同时带来需求流动情况下,规模经济不仅能够产生本地市场效应,而且产生本地市场扩大效应,进而由于正反馈机制形成产业集聚。CP模型以正统经济学方式对经济活动的区位决策进行了正规化分析,得到大多数主流经济学家的认可,从而掀起了空间经济学研究浪潮。
尽管诺奖的光环十分耀眼,也掩盖不了克鲁格曼对于无法正规刻画技术外部性和多层级中心-外围经济结构而感到的无比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