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活动NAVIGATION

可降解镁界面螺钉的临床应用前景、挑战和策略

时间:2020-08-05 来源: 作者: 摄影: 编辑:邓晓容 上传:

主讲人:王佳力副教授

地点:弘毅楼四楼中厅报告厅

时间:2020年8月9日(周日)上午9:00

主讲人介绍:

王佳力副教授目前就职于中山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主要关注骨疾病发生发展机制研究以及骨植入器械的设计与开发。王博士目前主持国家及省市项目4项,研究方向包括:运动型损伤治疗策略、骨质疏松性骨折/骨缺损修复及骨坏死治疗。目前以第一或通讯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如Advanced Science、Biomaterials和Acta Biomaterialia等专业期刊,同时以共同作者的研究工作发表于Nature Medicine和Osteoarthritis and Cartilage等知名期刊,总引用次数逾1000。在转化研究工作方面,王博士作为核心科学家,推动了国内首款创新医疗器械—可降解镁骨科螺钉的多中心临床试验的开展(2019年),并基于此,获得当年中华医学科技奖。

主要内容:

前交叉韧带(ACL)撕裂是较为普遍的运动型损伤,会导致骨性关节炎(OA)的发生。ACL重建是能有效避免OA发生发展的临床手段,但仍然存在10%以上的失败率(如腱骨界面愈合不良),这与临床目前常用的金属或聚合物界面螺钉因力学模量匹配性或降解产物生物相容性问题密切相关。可降解镁金属,因具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理想的力学模量和促骨生成作用,被认为是“革命性的骨科植入材料”。基于此,我们和国际同行均研发了镁金属骨科植入器械,并推动其进入多中心临床试验乃至完成产品注册和上市。临床前和临床工作的开展为我们研发镁界面螺钉来改善腱骨界面愈合效果提供了技术支持和指导原则。通过一系列体内外工作,我们证实了镁界面螺钉的安全性以及促进腱骨界面愈合的有效性,但在推动其临床应用方面任然存在着巨大的挑战,如扭矩性能不足等。基于此,我们尝试优化其结构设计和组成,并通过模拟计算结果初步证实其可行性。未来的研究工作,我们将通过大动物模型和临床尸体样本测试来验证上述结果,以研发若干款能适用于临床ACL重建的新型镁金属界面螺钉,进而提高患者术后愈合率,为运动性损伤提供更多的治疗策略。

主办单位:材料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学术活动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