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题目:铁电材料的弹性化研究
报告人:胡本林研究员
邀请人:吴健生副教授
报告时间:2023年12月1日(星期五)10:00
报告地点:科技创新大楼A704室
报告摘要
铁电体是现代世界不可或缺的重要电子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由于传统铁电材料典型的非弹性变形,其在新兴可穿戴电子产品中的应用受到了限制。我们提出了“弹性铁电”的概念,通过微交联塑性铁电聚合物将铁电响应和回弹性结合到同一种材料中,通过实现结晶度和高回弹性之间的复杂平衡,获得了一种在机械变形下具有良好铁电响应的材料。弹性铁电材料在高达70%应变下仍表现出稳定的铁电响应。这种新材料可以在可穿戴电子产品中实现许多应用,如弹性铁电传感器、信息存储和能量转换。
关键词:弹性体;铁电体;弹性铁电;可穿戴材料与器件
个人简介
胡本林,博士,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学高分子物理与化学专业,获得理学博士学位,随后于南洋理工大学和马普高分子从事博士后研究。2019年10月回到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从事有机功能材料(特别是弹性电子材料)的合成、器件制备和性能调控等相关工作。先后获得中国科学院院长奖、德国洪堡奖学金、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中国科学院卢嘉锡国际创新团队、浙江省钱江人才计划和宁波市自然科学奖等国内外奖项和人才项目的支持。回国后,提出了“弹性铁电体”的概念,并创新性地通过精准“微交联”的方法实现了铁电材料的本征弹性化,使得铁电材料在可穿戴等相关领域的应用成为可能。迄今为止,申请人已在国内外高水平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近40篇,其中第一作者(含共一)/通讯作者论文19篇,包括1篇Science和3篇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并有8项中国专利和1项欧洲专利获得授权。
报告题目:纳米MOF及其衍生物
报告人:庞 欢教授
邀请人:张伟娜教授
报告时间:2023年12月1日(星期五)10:30
报告地点:科技创新大楼A704室
报告摘要
报告人从事面向电化学的纳米材料设计研究,尤其基于配合物框架材料的能源化学研究。发展由配合物晶体学的合成方法出发,引入表面活性剂、超声剥离、水热合成等方法可控制备的各种常见配合物框架微纳米材料或复合物、衍生物,可以有效调节材料的形貌尺寸、多孔性、导电性、稳定性,使其具有良好的电化学应用。报告人研究发现:1)微纳米化配合物框架材料与金属氧化物复合之后,使得复合物具有丰富的多孔性、良好稳定性与导电性,在电化学能量存储与转化中表现一些特殊的性能;而以配合物框架纳米晶体为模板煅烧制备的材料,往往是一些多孔金属氧化物、多孔碳材料、甚至还出现杂原子(氮、磷、硫)掺杂材料,材料具有优异电化学特性;2)配合物框架材料微纳米化可以产生小尺寸效应、晶面取向生长形成各向异性的配合物纳米晶体、表面缺陷或不饱和配位,使得这些材料在电化学反应过程中离子迁移路径缩短、出现对客体选择性催化、催化活性位点增强、增多现象。
个人简介
庞欢,教授,博士生导师,扬州大学。教育部重要人才计划青年项目(2018);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013);江苏省杰出青年(2020);英国皇家化学学会会士(2022);全球高被引学者。EnergyChem管理编辑;任《国家科学评论》学科编辑组成员;多个期刊编委、青年编委学术兼职。主要从事基于配合物框架材料的能源化学研究。近年来以第一/通讯作者在《国家科学评论》、Adv. Mater.、Angew. Chem. Int. Ed.等期刊发表SCI论文400多篇,论文被引次数达2万次,H因子为90。主编/著英文书籍3本,主编江苏省高等学校重点教材2部。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0项。主持或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联合重点1项)。曾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第三完成人)、二等奖(第一完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