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NanjingTech|Contact
IAM要闻
IAM要闻
学术交流
国际合作
党群活动
IAM内刊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新闻热点 IAM要闻 正文
【新华日报·交汇点】 院士忆高考——慕鸿鹄而高翔,奋斗足迹成就你我未来
添加时间:2021/06/09 发布:
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中查看。


交汇点讯 6月7日,1078万学子踏进高考考场,开始他们青春的一场洗礼,无论考试结果如何,对每个人来说,高考都将是最独特的一份人生回忆。

新华日报·科技周刊记者近日专访了黄维院士,回忆高考时光,寄语莘莘学子,为大家传递一份关于梦想的力量,在他们看来,高考是人生的重要时刻,但不必是人生成败的分水岭,勤奋坚韧、厚积薄发,才是成就自我的重要变量。

黄维院士:莫忘勤学品质,永葆乐学初心

1978年,高考结束后的第二天。在读高中的黄维被化学老师关世杰有些神秘地叫到教研室,老师拿出当年的高考化学试题,将办公室门一关,让他“小试牛刀”。待老师半个多小时后回来,黄维已经将试卷写得满满当当。看完试卷后,老师兴奋地说道:“黄维,你答了个满分啊!”

其实不仅是化学这一门,自不到5岁上学起,黄维就一直是“别人家的孩子”。除了一年级时,可能是年龄太小,注意力不集中,成绩差强人意。小学二年级后,他就开启了年级第一名的“常胜”生涯,从未拿过第二名,外出参加语文、英语、数学、物理、化学等各级、各科竞赛都能给学校捧回奖杯。

凭借着这样的好成绩,参加高考是不是没什么难度?黄维直白的陈述显得有点“凡尔赛”——“考北大或清华应该说是毫无悬念。”

尽管如此,高考的那年夏天依然给黄维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79年7月7日,正值仲夏时分,天气酷热,黄维一早骑着自行车直奔设在呼和浩特市第二中学的考场。直至今天,他还记得第一门考的是语文,自己坐在教室左边最后一排的那个位置。由于天气过于炎热,开考后的半小时,黄维都一反常态地不在状态,“等我定下神来看题时,半个小时都已经过去了”。好在是“常胜学霸”,黄维倒也没有慌张,扫了下整张试卷,发现并没有太困难的题目,定了定神,打算先从作文做起。

黄维记得,这一年的高考作文是对一篇长文进行缩写,与常规的命题作文不太一样。他先打了不到一行底稿,有了大致思路后,就在那张8K纸大的考卷上落笔成章。就在这样的情况下,黄维的语文一科当年还是轻松考到了内蒙古自治区第一名。其实,由于考前花了不少时间阅读中外名著、文学期刊以及提前修读一些大学课程,并没有全力以赴备考,他的高考总分不算太理想,但当年报考北大、清华还是比较轻松的。

黄维透露,自己当初最想读的是北大国际政治专业,但在志愿填报方面,黄维尊重并参考了父母的意见。黄维出生于医务工作者家庭,但父母并没有勉强黄维学医,“当时都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父母就希望我学理工科,我也为此放弃了自己对人文社会科学的热爱。”黄维的第一志愿填报了北京大学化学、生物两个专业,第二志愿是清华大学化学、生物专业,第三志愿是南开大学化学、生物专业。出于对家人职业的尊重,他另外也填报了北医和第二军医大学等医科院校。这种志愿填报方式在今天看来显得缺乏梯度,但实际上是黄维走进科学领域的决心。黄维介绍,其实当年北大的物理、数学、生物等专业极其热门,身边落榜北大还能考上清华的大有人在,“主要还是看专业选择”。

放榜时分,呼和浩特市第十九中学公告墙上公布的高考录取榜上,“黄维 北京大学”一行字赫然在列。第二天,黄维就提前动身去了北京,从此开启了自己的学术生涯,与北大结下不解之缘。在未名湖畔、博雅塔下,他先后完成了本硕博的学业并留校任教,出任北大化学系党委副书记。他对北大的感情可以用“根正苗红、一往情深”来表达,他常常谈起,在北大学习工作的十四年,在他身上深深地刻上了民主的印记。回忆起当初踏入北大校门时的心情,黄维印象深刻:睽睽众目,殷殷期待,谆谆嘱托,宛如天之骄子;但他时刻警醒自己,不要忘记勤学好学的品质,始终保持乐学博学的初心。

忆起那年夏天,黄维院士坦承,包括高考在内的无数次考试,给自己最大的影响是赋予了自身足够多的自信,能够勇于挑战、不畏失败,敢于在科学技术重要领域做前沿引领、开拓创新的工作,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道路,实现开道超车。

与漂亮的考试成绩相比,黄维更感恩自己所接受到的良好的教育。刚恢复高考制度的初期,“读书无用论”的影响尚未完全消散,“很多同学不读书、不学习。”黄维院士告诉记者,恢复高考后,学校十分重视人才培养,“每上十几个学时的课程,老师就会安排各类大考、小考。”至今,黄维都难忘那一张张油印试卷的墨香。

如果按照现在的标准,黄维院士也算是“超前学习”“自主学习”了。从小学开始,他就读起了各种大部头的人文社科名著,啃晦涩难懂的马列、哲学书籍,家附近的内蒙古图书馆、呼和浩特图书馆、新城区图书馆、内蒙古大学图书馆、内蒙古师范大学图书馆等,都有他沉浸其中的身影。但与一般“超前学习”不同的是,他并不是啃书本,而是自由地汲取各种知识,涉猎十分广泛。

读初中时,黄维院士还“自作主张”地把自己从自治区重点中学——内蒙古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转学到了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第十九中学。他的转学理由也很简单:“原来的学校管束得过于严格。”在这所非重点中学内,他也有幸遇到了多位北大、北师大等名校毕业的老师,受益终生。“我记得有四川大学数学系毕业、教我们数学课的赵蜀荣老师,画圆规整地都不需要借助任何工具。教化学课的关世杰老师,板书非常潇洒,学问也很好,后来我一心报考化学专业并能长期从事化学相关研究也是在他的影响和建议下……”黄维院士饶有兴致地回忆道,赵老师有时候发完一圈试卷后,发现他已经很快把题目做好了,老师“不得不”在黑板上给他不停地出几道附加题,保证学生能够“吃饱”,也让班上其他同学感到“吃不消”。

考取北大后,黄维院士也没有停止跨界学习的脚步,大学期间几乎每晚都到北大图书馆文史哲阅览室阅读各类报刊,宿舍床头都是国际政治、教育学、社会学等各类书籍。业界同行知道,除了在化学和先进材料领域的学术成就,他还开创了中国的柔性电子学科,被誉为“柔性电子学之父”,此外,黄维院士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高等教育学、管理科学工程、工商管理等领域颇有建树,甚至获得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招标项目的支持,都归根于几十年的学习与积累。现在回顾起来,这些涉猎广泛的求知经历,不仅提高了自身的人文素养与社会关怀,也在不经意间地培养了发散性的思维方式,这对于创新能力的提高同样大有裨益。

在黄维院士看来,人生就是一场奔跑,重要的是在过程中不断的积累与成长,保持终身学习的能力,一步、两步的落后也并没有那么可怕。他说,自己的绝大部分中学同学并没有考上北大、清华这么好的大学,但相当多的同学都在各自领域取得了杰出成绩。比如一位同学,在高考中失利,只考取了师范学校,后来经过长期努力,多年前就已经成长为活跃在党政管理岗位、卓有建树的正厅级领导干部,同样为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工作后,黄维院士在参与人才招聘、研究生招生时,也常常“不拘一格降人才”,免去了很多分数的“硬杠杠”。比如在新加坡工作期间,他发现一些学生TOELF、GRE成绩不够、没有达到新加坡国立大学入学标准,但还是综合考虑学生的发展潜能,推荐破格录取。“分数固然重要,但能成就你的不是考试成绩,而是你自己的努力”。在黄维眼里,成就自我的变量唯有勤奋和坚韧。

黄维院士常挂在嘴边的两句话,一是“勤能补拙”,二是“笨鸟先飞”。在黄维院士眼中,高考成绩的差异往往只是努力的深浅、起步的迟早和教育资源的多寡有别罢了。英雄不问出处,一流高校能培养优秀人才,普通大学的毕业生逆袭也不在少数,成功者的比例并没有太大差别。“比成绩、学校的帽子更重要的,是阳光的心态、健全的人格、开阔的眼界、思考的能力和奋斗的足迹,这将成就你们的未来。”

回忆起第一次踏进燕园,黄维院士与科技已经结缘四十余年。四十余年,是沧海桑田、光阴变迁;是国家崛起、伟大复兴;对于黄维院士来说,这是他“不负重托”“登攀科研”“披荆斩棘”的奋斗岁月。一路走来,他已经从刚刚扬帆启航的少年水手成长为前沿科技巨轮上的领头人,自始至终他一直保持着对科学地憧憬、对世界的热情。

看着新时代意气风发的莘莘学子,他说,“慕鸿鹄而高翔”。高考学子从激烈残酷的竞争中拼搏过来,每一位都是大国希望,每一位都将大有作为。进入人生新阶段,当志存高远,当坚持学习,深怀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力践报国之行,以祖国的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己任,要走出中国人自己的科技发展道路。

(黄维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亚太工程组织联合会主席,西北工业大学柔性电子前沿科学中心首席科学家,有机电子与信息显示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杨频萍 王拓

编辑: 谢诗涵

原文链接:

https://jnews.xhby.net/v3/waparticles/7fda002d5708436da67a57947ffc4b06/BbPisXg4sVUVyUDs/1

审核:王建浦

Copyright © 2017-2019 万博体育bet 先进材料研究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官方微信
地址:南京市新模范马路5号138信箱总共访问:[旧版回顾]
电话: 025-83587982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