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非富勒烯受体材料在薄膜中形貌的有效调控一直是有机太阳能电池领域研究的难点和热点。陈志宽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创新的将氟原子引入到苝萘酰亚胺(PDI)类受体材料的设计中,制备出新型非富勒烯受体材料FPDI-CDTph2F。通过对比发现,相较于未引入氟原子的受体材料FPDI-CDTph,FPDI-CDTph2F表现出诸多更加优异的性能。特别是在薄膜的形貌调控方面,氟原子的引入使得材料在薄膜中的相分离得到明显改善,激子在薄膜中可以更加有效的解离。最终基于FPDI-CDTph2F的非富勒烯有机太阳能电池取得了6.03%的光电转化效率,对比未引入氟原子的受体材料FPDI-CDTph,效率提升近50%。这一工作,对未来高效非富勒烯受体材料的设计和合成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除此之外,材料的合成简单,原料廉价易得,可大规模制备,这对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商业化生产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该研究工作已经被化学专业期刊Chemistry An Asian Journal, 2017, 10.1002/asia.201700661在线报道。
文章链接: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sia.201700661/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