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日前,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明方向、划重点、定规则,把课程思政从工作要求转化为政策实施表和行进路线图,从部分地区、高校的探索转化为全国所有地区、所有高校的制度性工作,要求覆盖到每一位教师、每一门课程。为此,我们今天刊发此版,为高校思政工作提供交流。
作者:吴强(上海科技大学纪委书记)
《纲要》聚焦突出问题、靶向施策,既明确了课程思政的总体要求和主要内容,又注重分别要求、分类指导,同时还为高校和一线教师创造性实践留出了空间。
课程思政在实践中完善提升
课程是学校育人的核心要素,课程质量决定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在高校课程体系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育人的关键课程,但大学生学习的主体部分是专业课程学习。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推动专业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从而实现课程育人的全覆盖。
从前期各地各高校的实践探索来看,课程思政的功能是综合性也是突破性的。一是打破了思政理论课在课程育人中“单打独斗”和“孤岛效应”,有力促进了“三全育人”的格局形成;二是深化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体现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有机统一,实现了思政之“盐”溶于学校教育之“汤”的育人功能,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针对性;三是赋予了高校课程建设以新的境界,推动了课程教学的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的有机统一;四是加快了专业教师教育教学理念的变革升华。很多教师通过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感悟到,学生专业知识的增加和能力的提高并不必然带来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学生专业能力的具备也并不必然等同于其通用能力和社会适应、社会服务能力的具备。大家深刻体会到,高质量的教学,不仅是要回答“教什么”和“怎么教”问题,还要进一步回答“为谁而教”“为什么而教”的深层次价值追问。由此也启迪教师,在研究教学知识本体的同时,更加注重研究教育对象和社会发展进步,从而赋予了专业课程以鲜活的生命。
前期的课程思政实践毕竟还在探索进程中,难免存在诸多难题,一些地区和高校实施课程思政未落到“最后一公里”。仔细分析原因:一是对课程思政的内容体系只有原则性、总体性要求,没有系统性梳理,也没有对不同类型的课程和不同的学科专业提出有区分度和科学精准的教学指导。课程思政的实践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个人的理解和偏好;二是实践中存在简单“贴标签”现象。有的只有“课程”少有“思政”,课程中“蜻蜓点水”地讲几句生硬的政治话语,其余依然照旧。有的则只有“思政”没有“课程”,把课程教学作为“思政筐”,硬把专业课讲成思政课。这部分教师对课程思政的理念和要求把握不准、理解不透,“不想”和“不会”现象还存在;三是课程思政推进的政策引导机制、公共服务体系和评估评价机制等还不够完善。对照这些实践中的主要难题仔细研读《纲要》,可以清晰地体悟到其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的脉络,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指导性和操作性。
完善构建整体化高校课程思政
明确关键环节和总体要求。《纲要》提出,要紧紧抓住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让所有高校、所有院系、所有教师都承担好育人责任。要不断完善课程思政的工作体系、教学体系和内容体系。要着力构建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课程思政体系。这些都是课程思政破解主要瓶颈、打通“断头路”、实现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构建联动协同和综合改革机制。《纲要》明确,要加强组织领导,统筹资源、加大投入。同时高校是课程思政建设的主体,要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教务部门牵头抓总、相关部门联动、院系落实推进的课程思政工作格局。还要建立课程思政的质量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这也是课程思政建设的难点和堵点。课程思政建设的专业课程和教师点多面广,教师教学活动的自主性强,且要评估学生接受教育后的德性提升,给科学评价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效性带来了很大的难题和挑战。高校应把课程思政纳入一流专业和一流课程建设体系,根据课程思政建设的要求和特点,对标教学质量标准和人才培养目标,优化课程结构,建立以育人实效为导向、注重方法过程性和德性生成性且与既有教学评估相链接、科学简便的课程思政评价体系,充分发挥评价的“风向标”和“指挥棒”作用。
增强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和能力。高校要引导教师分析研究《纲要》提出的课程思政内容重点、三类课程的育人要求以及七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目标,探索研究课程思政在教学中的有效实施方式。有的思政元素本身就是专业教育的组成部分,就需要充分挖掘提炼并有机嵌入课程教学过程中。有的思政元素则需要精加工提炼,才能与课程知识体系相契合,进而有机融入课程教学。对课程思政中的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把握也不能简单化。有的课程知识天然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教师就应该勇于“亮剑”,旗帜鲜明地引导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加以分析理解,坚定“四个自信”。而理工农医类等课程,则应更注重德性涵养,培养家国情怀、职业伦理、科学精神、工匠精神、劳模精神等,起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效果。我们常说“教无定法、教必有法”。在课程思政建设中,“教无定法”就是要求课程思政因课而异、因材施教、百花齐放、百舸争流。“教必有法”就是要求所有课程都应聚焦“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这个根本,通过全员和全课程育人,为大学生点亮理想的灯、照亮前行的路,激励他们奋进开拓,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光明日报》( 2020年06月16日 1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