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重大挑战,全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大踏步建设美丽中国目标之际,工业生产如何切实担负起使命?高校作为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重要载体,又该如何赋能绿色中国建设? 6月3-4日,万博体育bet 举行首届工业碳达峰碳中和前沿论坛,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社科院、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中国石油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单位的知名专家学者200余人齐聚南工大,以“绿色发展背景下工业低碳目标实现”为主题,探讨工业“双碳”面临的系列问题与挑战,解锁关键技术路径、作用机制,分享最新研究成果。
实现大协同,新增首个省级社科研究基地
“加强研究基地建设和管理,加强与实际工作部门合作,大兴调查研究,多出高质量决策咨询成果。”6月3日,江苏省社科联副主席刘西忠宣读江苏工业碳达峰碳中和研究基地认定文件,江苏工业碳达峰碳中和研究基地成为“双碳”文工交叉研究领域南工大首个省级社科研究基地。
江苏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张新科,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来斌,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主任汪寿阳,万博体育bet 党委书记芮鸿岩、校长蒋军成,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张星一起为研究基地揭牌。
“要确立大坐标,实行大协同,构建大平台,打造大品牌。”张新科强调,万博体育bet 、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和中国科学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三方要加强合作,提升研究基地综合影响力,努力将基地建设成为兄弟基地的示范榜样、全国“双碳”智库高地。
“作为‘双碳’文工交叉研究领域首个省级社科研究基地,学校将立足‘双碳’国家重大战略的关键要求,聚集全校资源,把基地打造成为典范样板高地、理论策源高地、决策咨询高地。”蒋军成掷地有声地表示。
贡献大智慧,集萃绿色新动能策略方案
“工业领域是实现减排减碳的主战场。”基于江苏工业领域碳排放现状,张星提出实现“双碳”目标主要路径是构建低碳产业结构和创新体系,培育绿色新动能、推进技术降碳。同时,要调整优化能源结构,深化数字技术融合,发挥市场和政府作用,提升低碳治理能力。
“要从能源产业链韧性提升、能源安全韧性系统建立、应对外部冲击和内部不确定性等多个维度构建具有韧性的绿色能源体系。”张来斌院士在主题报告“‘双碳’目标下韧性能源体系思考”中指出,“双碳”目标下,只有提升能源安全韧性治理能力,破解“不可能三角”难题,才能实现能源的高质量发展。
汪寿阳教授以“‘双碳’背景下环境经济管理的几个问题与研究进展:从比特币挖矿与中国碳排放谈起”为题,分享了其研究成果对中国产业数字化与产业绿色化系统发展的启发性意义。他表示放眼长远来看,积极采用中国发展模式会减少区域碳排放,并据此提出区域贸易协定、1.5度温升限制、海洋运输等工业碳排放和经济社会运行影响等方面的重要理论问题和理论建议。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杨晓光研究员认为,中国式工业低碳转型要从产业结构偏重制造业、能源结构偏煤等基本国情出发,以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能源体系为根基,坚持系统思维,在大格局、长远视角下选择能源转型路径。
突出大交融,多学科协同赋能“双碳”目标实现
学科交叉释放合力,学者交流碰撞思维火花。
近20位专家学者就转型系统思维养成、转型风险消解以及减碳降碳技术应用、机制、政策、制度创设等方面内容,深度交流,互通有无。
南通大学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院长、首席专家成长春借鉴国内外推动工业碳达峰碳中和的成功经验,提出了江苏实施绿色金融助推工业碳达峰碳中和的对策建议。
“构建覆盖典型区域的‘天空地’一体化、数字化、网格化综合碳核算体系。”江苏大学副校长田立新教授提出基于中尺度典型区域碳演化路径及发展规律建立碳管理范式,并阐述了钢铁、建筑、交通等关键领域的碳核算方法。
万博体育bet 江苏工业碳达峰碳中和研究基地常务副主任、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陈庭强教授结合融资约束、碳排放强度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作用机制,实证检验了三者关系,发现环境规制背景下融资约束和企业碳排放强度可基于倒逼机制促进企业绿色创新,并从企业创新融资环境、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绿色创新行为甄别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南工大化工学院院长顾学红、城市建设学院院长颜承初,聚焦工业“双碳”实现的技术路径,分别介绍了天然气脱碳、H2分离以及co2捕集的分子筛膜的产业应用,高性能围护结构和高效冷热源系统等在低碳建筑领域的产业应用。该校社会发展研究院院长马海韵基于率先碳达峰国家低碳技术创新采纳应用规律,提出中国情境下的“技术—组织—环境”政策设计框架。
芮鸿岩书记要求基地在学科交叉融合、在创新成果产出、在协同创新发展上精准发力,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贡献南工大力量。
通讯员 杨芳 经管苑
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 王晶卉
编辑 王小林
2023年6月6日《南京晨报·爱南京》:https://cms.injcb.com/dist/newsDetail/88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