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中心首页>> 新闻中心>> 媒体视角>> 正文

〔新华日报〕加快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

时间:2022-12-13 来源: 作者:芮鸿岩 摄影: 编辑:赵蕾 上传:
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中查看。

高校是教育、科技、人才三大强国战略的重要交汇点,是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高校必须加快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增强教育服务创新发展能力。

坚持“五育并举”,构建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高校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快完善“五育并举”人才培养体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推进党的创新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建设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课程思政,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强化问题意识、突出实践导向,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充分调动社会力量,用好优质资源,贯通高校“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加强家校联动,完善“大思政”工作格局。更加重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的全面性、基础性、长期性特征,筑造“五育并举”立体空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专业优化、课程提质、模式创新为抓手,全方位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优化调整和升级改造专业结构,丰富优质教学资源供给,打造更多“金课”,增强育人效果。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关心关爱教师成长,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引导教师争做“大先生”。

坚持“四个面向”,构建高质量科技创新体系。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具有核心地位。高校要心怀“国之大者”,坚持“四个面向”,突出鲜明导向,统筹推进科技创新,加快科技创新攻坚力量和成果转化运用体系建设,不断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激发首创精神、创新潜力和创造动力,加强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的前瞻谋划和统筹布局,持之以恒推进原始创新。瞄准国际学术前沿,聚焦“卡脖子”问题,加大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力度,推动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构建由国家级、省部级等各级各类科研平台和机构组成的科技创新共同体,强化战略力量打造,着力开展有组织的科研,多出战略性、关键性重大科技成果,在建设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中展现更大作为。紧密结合产业链发展需求,探索市场化的成果转化应用机制,与地方政府、企业共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联合体,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把更多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更好地支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深耕科技创新机制创新“试验田”,积极破除“四唯”,探索建立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完善服务保障机制,形成针对科研工作的需求清单,为科研工作者排忧解难。

坚持全链发力,构建高质量人才引育体系。高校要始终坚持把人才作为强校之基、竞争之本、发展之要,完善人才“引育留用”生态链,激发“第一资源”创新活力。多措并举广泛选才。围绕事业发展目标,持续加大引才力度,不断拓展选人视野,更加精准有效选才。实施高层次人才举荐制,引进能够把握科技大势、领衔担纲重大科技任务的战略科学家、学术带头人等一流人才。加快海外引才,不断提高人才国际化率。委以重任充分用才。拓宽用人渠道,建立以信任为基础的人才使用和激励机制,用好用活各类人才。不求全责备,不论资排辈,不用一把尺子衡量,让各类人才适得其所。尤其要重视青年人才的成长使用,为青年才俊提供广阔舞台。厚植沃土精心育才。弘扬创新文化,鼓励探索、允许失误、宽容失败,激励创新、包容创新、扶助创新,放权松绑、实绩导向、精准评价。系统规划各类人才培养,统筹培养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学科带头人和管理服务人才。激发动力诚心留才。持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在政策留人、事业留人、服务留人、感情留人上下功夫。

坚持合作交流,构建高质量开放办学体系。高校要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强同世界高水平大学、科研机构等的合作与交流,以新发展理念指导高水平对外开放,以高水平对外开放引领高质量发展。完善外事工作机制,推进“学院外事”,推动国际合作优质化、高端化发展。优化国际化人才培养。加强“在地国际化”建设,建设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国际合作办学项目,开拓国际交流项目和国际化教育课程。加强国际化拔尖人才培养,促进学生国际学术交流,拓展学生全球视野,提升学生国际竞争力。强化国际学术影响力。拓展与教育发达国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高水平学术伙伴的合作,扩大国际“朋友圈”,提升办学国际影响力。举办国际学术会议和赛事,鼓励支持教师参与国际学术组织,推进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建设。加强中外人文交流,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化国际产学研合作。推动与世界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产学研用深度合作,开展高水平研究生联合培养和高层次科学研究,打造国际科技协同创新平台。

坚持聚焦改革,构建高质量大学治理体系。强化政治意识。坚持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提高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的能力。强化全局意识。建立分工明确、协同配合、上下联动、同向同行的运行机制。横向打破部门壁垒,促进交叉融合、业务协同,实现协同化治理。纵向明晰权责边界,推进管理重心下移,切实做实学院、赋能基层,激发学院动力与活力。强化法治意识。坚持依法办学、依章治校,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抓好高校治理。推进制度落实,抓好督察督办,让制度真正高效运行。强化改革意识。推进人才评价改革,全面推进职称评聘和人事制度改革。改革学生评价,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增强综合素质。改革资源配置机制,实行统筹基本保障与创新发展、兼顾资源成本与效益、鼓励共享共用的配置模式。

(作者为万博体育bet 党委书记)

2022年12月13日《新华日报》第11版:http://xh.xhby.net/pc/layout/202212/13/node_11.html#content_1144212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