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京高校里,劳动教育不拘于“课”、不拘于形式。高校学子们走出教室,走进自然,去学习,去实践,去劳动,感悟“劳”以启智,“动”以润心。
南工大学子在劳动中学会实验器具
近日,南工大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硬核”课堂自制实验搅拌器等颇受学生好评。
“老师,我这种形状的搅拌器符合实验要求吗?能不能提高搅拌效果?”化学(英才)2101班冯子恒在张东明老师的指导下,通过钳子将不锈钢条弯曲成搅拌器后,兴奋地追问道。
“制作特种玻璃仪器真的很有意思,不知不觉两个多小时一下子就过去了。”化学(英才)2101班班长郑雅雯参加完实验特种玻璃仪器制作课程后说,点燃酒精灯,通过加热弯曲玻璃至想要的弧度,就能得到一个特殊功能的玻璃仪器,“用自己制作的玻璃仪器在实验室开展自己的实验,想想就很骄傲。”
图说:凝固点搅拌器制作讲解
授课教师沈志良教授介绍,学院教学团队在设计课程时,主张劳动教育内容不仅要来源于学生日常 “接地气”,还要体现化学学科特色。“我们就想到将特种仪器制作、危化品处理、试剂保管、仪器维护与保养等化学实验教学中心的实验准备和维护工作等作为劳动教育的内容。在劳动中我们还会适时传授新的理论知识,包括一些实验室‘冷知识’,持续为学生带来新鲜感。”
“玻璃搅拌器制作、凝固点搅拌器制作、危化品淬灭、仪器设备维护……这些将专业学习与劳动相结合的形式既新颖又实用,能在潜移默化中为学生埋下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的种子,又能提升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 该院副院长景苏教授介绍,学院2022级本科生在校期间需完成总计32学时的劳动课程,因此学院将进一步统筹资源,打造更多有特色、有亮点、有技术含量的劳动实践课,使学生乐于劳动,劳有所获。
“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增强对劳动创造幸福的理性认知和实践自觉是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该院党委书记潘运军介绍说,学院根据《万博体育bet 关于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实施意见》开设了基于实验教学的劳动教育实践课程,这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要求,“基于实验教学的劳动教育实践课程结合了化学学科专业,因地制宜地挖掘多元化劳动教育场景和内容,是专业课程与劳动教育同向同行的一次有益探索,实现学生‘五育并举’,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晓庄学院桂花节劳动实践活动丰富多彩
“采摘制作”酿芬芳,诗词歌赋颂桂花……近日,南京晓庄学院组织开展了“赏-颂-摘-制-品”桂花节系列劳动教育实践课堂。学生们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闻着花香、欣赏花美,了解桂花的生长习性,吟诵古人描写桂花的优美诗句,亲手采摘桂花并制作桂花糖蜜、桂花元宵等系列桂花美食,在结合时令的劳动教育中体验劳动乐趣。
在食品科学学院贲爱玲教授的带领下,学生们近距离了解桂花,认识到桂花分为花色金黄的金桂、淡黄的银桂、橘黄的丹桂、一年开花数次的四季桂的知识,聆听了桂花树的生长过程、对环境的要求、桂花的用途等专业讲解,细心观察桂花的形、色、状态,用笔用眼用镜头记录下桂花之美。
一场“桂花节里颂桂花”的诗词赏析会在桂花树下举行,洋溢着浓厚的文学氛围。同学们纷纷吟诵桂花主题诗词,开启了以“桂”为主题的飞花令:从王维的《鸟鸣涧》中感受春山夜晚的幽静,从李清照的《鹧鸪天·桂花》中体会桂花独特风韵……同学们还探讨了桂花的“贵”气之缘由,展开了一场场关于桂花的唇枪舌剑。音乐学院的学生则即兴演唱《桂花开放幸福来》,在丰收的景象中感受幸福和快乐。
食用桂花选择金桂最佳,然后是银桂,最后才是丹桂。在认识了桂树的品种以后,同学们在不同种类的桂花树上采摘桂花。为了让这份秋天的馈赠留得更长久、与更多的人分享,大家将采摘的桂花一半制成干桂花,一半制成糖桂花。同学们仔细挑除树叶杂质、洗净表面的灰尘,细细铺开后让阳光与秋风使其沉淀、升华。为了比较制作干桂花的最佳方法,同学们分小组尝试采用微波炉、烤箱、太阳晒、风吹等多种方法制作,后续加工成美味的桂花茶、桂花糕、桂花酒酿、桂花赤豆元宵等特色小食,品尝着劳动的喜悦。
同学们品味着精心制作的桂花美食,畅谈劳动教育的收获感悟,回味桂花之美,体验劳动之光荣。参与活动的同学们不仅跟身边的同学分享了这一学习和实践过程,还制作成PPT通过线上“圆梦教室”平台讲解给社区孩子们听,让更多人认识桂花、了解桂花,从实践活动中提升劳动技能,增强劳动观念。
桂花节活动的指导教师、食品科学学院副教授唐宁老师介绍,同学们组建了研究小组,正在尝试做桂花月饼、桂花冰激淋、桂花香囊等,参与热情非常高涨,活动反响积极热烈。
参与活动的食品科学学院22小科班康嘉晨同学说,这次活动从认识桂花到制作桂花美食,半个多月来,体验到了劳动的乐趣,感受到了劳动的光荣。
教务处副处长张边江教授认为本次活动很有创意,以“专业+劳动教育”的形式开展服务性劳动,锤炼了学生品格,提升了学生综合素养。
校团委书记邓琦表示,本次活动是学校践行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中劳动教育思想,努力构建“知行合一”劳动育人体系的创新举措,学校在第二课堂课程体系中专门开辟了劳动教育板块,旨在推进劳动教育全方位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真正落实到立德树人和教书育人之中,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非遗文化周走进南京审计大学沁园书院
“这次非遗文化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既让我们近距离感受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同时也接受了一次深刻的廉洁文化教育。”10月底,在“传承非遗文化,共建廉洁校园”非遗文化周活动现场,南京审计大学沁园书院学生赵琳桦参加完南京泥人历史介绍与技艺教学活动后深有感触地说。
图说:学生展示自己的泥塑作品
10月中下旬,南京审计大学沁园书院面向全体师生开展“传承非遗文化,共建廉洁校园”非遗文化周活动,通过向丰富多样的非遗文化项目注入廉洁文化的精神内核。
本次非遗文化周,沁园书院邀请了徐春华、顾业亮、何斌、李万华等国家级、省级和市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现场普及非遗泥人、南京白局、戏剧脸谱、传统灯彩、南京绒花等非遗文化知识,指导同学们亲自动手体验,近距离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书院积极探索廉洁文化与传统文化有机结合新模式,将理想信念、家风家训等廉洁文化内容通过形式多样、引人入胜的非遗传承项目形象、生动、直观地传递给大家,令全体师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廉洁文化的洗礼熏陶。
图说:顾业亮教学生制作莲花灯
“莲花象征着高尚品德,与‘廉’同音……”活动现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秦淮灯会代表性人物”顾业亮向大家介绍了莲花的象征意义,并讲解传统灯彩的技巧和制作要领。参加活动的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也创制了属于自己的灯彩作品,一齐塑莲花、倡廉洁。
“忠诚担当、奉献廉洁、新南审精神、牢记在心间……”由南京审计大学洪涛老师作词,张香君老师谱曲的原创作品——南京白局《新南审精神赞》。在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徐春华老师的指导下,用南京白局独特的唱腔传递非遗文化力量,强化师生廉洁意识。
在本次文化周活动中,沁园书院努力拓宽宣传范围,遴选出部分优秀作品进行展览,引得师生们纷纷驻足观看、细细评鉴,感受作品中传递的崇廉尚德的价值理念。“以景传廉、以廉育人,点点入脑、丝丝入心,可以说这些作品都是宣传廉洁文化的无声导师。廉洁是南审学子应有的底色,希望同学们将廉洁铭记于心,更好地践行、弘扬审计文化,立志成为守护国家经济安全的高素质、专业化共和国‘经济卫士’”,沁园书院党委书记胡智强教授说。(王丽娟 杨芳 王琳钰)
2022年11月10日《新华社·江苏频道》:https://h.xinhuaxmt.com/vh512/share/11199764?d=1348cb6&channel=weix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