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届中国过程控制会议举行“自动化与卓越工程师培养”专题报告会

时间:2011-08-08 来源: 作者:自动化学院 摄影:王启兵 编辑:赵蕾 上传:赵蕾
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中查看。

8月7日下午13:30,第22届中国过程控制会议“自动化与卓越工程师培养”专题报告会在主楼一楼牡丹厅举行,多名有丰富实践经验和独到见解的自动化领域教育专家、学者到会参与汇报讨论。中国过程控制专委会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本次大会程序委员会主席、东北大学柴天佑教授等专家到会听取了汇报。报告会由我校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院长张广明教授及浙江大学王慧教授主持。

据了解,我国2007年开始试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揭开了我国工程教育历史的新的一页,中国的工程教育也越来越强调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本专题报告会围绕“自动化与卓越工程师培养”问题,在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培养模式以及实践条件等方面展开充分讨论。

华南理工大学自动化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黄道平教授阐述了产学研结合自动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黄道平教授结合华南理工大学近年在产学研结合自动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的探索与实践,介绍了产学研结合自动化创新班模式、创新班学生的培养与管理、及其实践与效果。同时,就企业订单式培养、多层次自动化创新人才培养问题,介绍该校自动化(本硕连读)创新班、国内外交换联合培养方面的探索与实践,并就上述改革过程中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进一步探讨。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信息工程学院院长、“卓越计划试点专业”自动化专业责任教授戴波作了“突出工程能力培养的自动化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发言,介绍了该校根据学校发展定位,按照确定培养目标、探索能力主线、构建知识能力体系、制定培养方案、整合课程、建设校内外实践教学平台、实施教学改革、检验培养目标、不断调整各培养环节的系统工程思想,改革和实践了突出工程能力培养的自动化专业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确定应用型自动化系统预备工程师为培养目标,采用以工程能力模块为脊椎模块的鱼骨图形式,构建了自动化专业知识能力体系结构。通过课程整合突出了工程能力培养,突出实践教学。通过加强校内外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努力开展深度化、精细化校企合作。据介绍,该模式在北京石油化工学院自动化专业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中已实施,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我校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院长、机电控制工程研究所所长、江苏省工业装备数字制造及控制技术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张广明教授将自动化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研究与探索概括为“有创意、能创新、善创业”。他认为,在“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大目标下,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工程实际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进行了工程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探索,在培养方法上应教育界、科技界、企业界三界联手;在培养理念上重基础、重设计、重创造,确定“有创意、能创新、善创业”的自动化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制定突出工程能力和素质教育的培养方案,才能体现自动化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的先进性与科学性。通过与法国梅兹工程师学院对比,提出了“工学交替”的两段式培养模式。此外,张广明教授还就自动化卓越工程师培养中的教学方式改革、实践平台建立、可编程控制器课程改革、嵌入式课程体系改革等方面谈了自己的看法。

浙江大学控制系副系主任、博士生导师张光新教授就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体系设计谈了自己的思考。他指出,自动化专业人才的工程素质关系到我国现代工业的发展和进步,近年来现代工业过程的系统性和复杂性促使各专业领域不断拓展和交叉,但在有效地拓展了专业口径的同时,如何提升学生的工程素质、提高工科教育质量已成为自动化专业的一个极其严峻且需要正视的核心问题。接着,张光新教授结合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设计,对知识体系的完善、多层级实验实践平台的建设、师资整合与培养等方面所存在的若干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和探讨。

东北大学流程工业综合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王良勇博士就控制系统一体化实践环节进行了探索与思考。他从东北大学流程工业综合自动化重点实验室的科研活动中发现,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有很强的数学研究能力,习惯开展从数学到数学的理论研究,欠缺从事控制系统研究和控制技术研究的能力。部分原因在于本科阶段虽然开设了很多专业课程,但是学生并没有接受构思、设计、实施与运行控制系统的一体化实践锻炼,缺乏一门综合性的压顶石实践课程。针对这一现状,为了提高本科生的构思、设计、实施与运行控制系统的能力,流程工业综合自动化重点实验室在本科生阶段开展了一系列的探索活动。王良勇博士详细论述了近期开展的一些实践活动和案例,包括现代控制系统一体化实践方案、典型控制系统的研发以及新型实验室的建设等内容。

报告结束后,与会的其他专家、学者还就自动化卓越工程师培养方面的有关问题与报告人进行了广泛的交流,报告会在热烈的气氛中圆满结束。(来自自动化学院)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