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柔性电子》研讨会——机遇和挑战暨“光电子学、材料与能源”国际研讨会(iSOME-2016)顺利闭幕

时间:2016-06-09 来源: 作者:先进材料研究院 摄影:钱澄 编辑: 上传:于洋
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中查看。

6月8日下午,历时三天的《自然•柔性电子》研讨会——机遇和挑战暨“光电子学、材料与能源”国际研讨会(iSOME-2016)在南京顺利闭幕。本次研讨会由我校联合《自然》、《自然•通讯》杂志主办,我校海外人才缓冲基地(先进材料研究院)、江苏省柔性电子重点实验室与南京邮电大学信息材料与纳米技术研究院共同承办。我校校长黄维院士担任组委会主席,组委会成员还包括自然出版集团大中华区执行主编Ed Gerstner博士、《自然》高级编辑Karl Ziemelis博士、《自然•通讯》副编辑黄淙淙博士、我校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黄岭教授、南京邮电大学信息材料与纳米技术研究院院长范曲立教授。

研讨会邀请到美国斯坦福大学鲍哲南院士、英国牛津大学Donal Bradley院士、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Paul Burn院士、澳大利亚蒙纳什大学程一兵院士、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王中林院士等海内外200余位柔性电子领域的权威专家学者与会,共举行大会报告4场,邀请报告、口头报告34场。报告围绕柔性电子时代机遇、柔性电子材料探索、柔性电子技术挑战三个主题展开,涉及有机光电器件、有机太阳能电池、可穿戴传感器、柔性薄膜晶体管、有机存储、柔性能量存储及转换器件等多个研究方向。与会专家学者充分交流研究进展,总结前瞻发展方向,积极碰撞思想火花,受到主流媒体广泛关注。

在《自然》高级编辑Karl Ziemelis博士的主持下,研讨会还以柔性电子未来展望为主题,邀请牛津大学Donal Bradley教授、日本东京工业大学Hideo Hosono教授、美国西北大学黄永刚教授、住友化学高级管理执行官Ikuzo Ogawa博士、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王中林院士共同举行圆桌论坛,进一步探讨柔性电子科研与工业生产模式,就柔性电子器件在信息、能源、医疗、国防等领域的应用前景和现实瓶颈做出回应,深入思考柔性电子领域面临的共同挑战和历史机遇。

为进一步促进学术交流、丰富科研成果展示,研讨会共发布80份墙报,并最终评选出墙报奖20位。万博体育bet 申茜和深圳大学杨建分别凭借在二维纳米多孔材料和可生物降解的柔性电子材料方面的创新成果获特等奖,香港中文大学罗宁齐等4位参赛者获一等奖,北京科技大学廖新勤等5位参赛者获二等奖,中科院半导体所赵晓龙等9位参赛者获三等奖。闭幕式上,Karl Ziemelis博士、程一兵院士、Paul Burn院士、Hideo Hosono教授等专家学者先后为获奖者颁奖并合影留念。

研讨会程序委员会主席、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张华教授致闭幕词。他回顾了三天中精彩的学术报告和论坛交流,向研讨会主办方万博体育bet 和自然出版集团表示衷心感谢,向我校校长黄维院士以及与会专家学者、研讨会的组织者致以诚挚谢意。他表示,作为报告人和听众,他充分感受到,研讨会为大家展现了一个由柔性传感器、柔性手机、柔性显示器等构成的柔性电子时代的到来。他也指出,现实世界总是充满机遇和挑战,而科学家的任务就是迎接挑战、创造机遇。他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柔性电子领域一定能取得新的突破,拥有更灿烂的未来。

《自然•柔性电子》研讨会——机遇和挑战暨“光电子学、材料与能源”国际研讨会(iSOME-2016)的成功召开,有利于突破传统学科边界,面向世界科技前沿,推动柔性电子领域向更高层次、更多方向、更深融合的发展,对提升我校全球声誉、促进柔性电子领域的全球沟通与合作,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此次研讨也使我校与会师生受益匪浅,大家纷纷表示,将积极投身柔性电子领域的前沿研究,全面带动学校科学研究水平的提高,为南工迈向“两个一流”、建设“综合性、研究型、全球化”贡献更大力量。(文:先进材料研究院;图:钱澄;校对:于洋)

《自然》高级编辑Karl Ziemelis博士主持圆桌论坛

研讨会程序委员会主席、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张华教授致闭幕词

Baidu